韭菜有没有补肾壮阳的效果?
古代不少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提到过韭菜,如唐代诗人杜甫的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梁”,宋代诗人苏轼的“渐觉东风料峭寒,青蒿黄韭试春盘”。
可见,韭菜自古以来就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和重视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韭菜还是一味传统的中药,自古以来广为应用。
中医理论认为,韭菜有温中行气、散血解毒、保暖、健胃整肠的功效,用于反胃呕吐、消渴、鼻衄、吐血、尿血、痔疮以及创伤瘀肿等症,都有相当的缓解作用。其叶和根有散瘀、活血、止血、止泻补中、助肝通络等功效,适用于跌打损伤、喳隔反胃、肠炎、吐血、鼻衄、胸痛等症。除了可温补肝肾,助阳固精的作用也很突出,可与现今的“伟哥”相比。《本草拾遗》中写道:“韭菜温中下气,补虚,协调脏腑,使人能食,益阳。”《本草纲目》又说,韭菜补肝及命门,治小便频数、遗尿等。
食用方法:韭菜籽8克,月季花果9个,共煎服,每日1剂,日服3次。可治疗肾虚遗精、滑精、老年多尿、夜尿频数、小儿遗尿等。
中医认为,韭莱“春食则香,夏食则臭”,生食韭菜(包括凉拌)辛而散血,熟则甘而补中。有多食生韭案令人口气发臭和目眩之说。现在营养学家也认为,生韭莱最好不要食用,若加工熟用则有补中健体的滋补作用。患有病殖疮肿及皮肤癣、皮炎、湿毒者忌食;阴虚火亢者也应慎食生韭菜,主要是因为本品性辛辣温热,虽有壮阳补肾祛寒之功,亦能刺发皮肤疮毒。多食会上火且不易消化,因此阴虚火旺、眼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