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阴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肾阴虚则与肾气、肾阳似乎方向是相反的:阴虚是体液阴精少的意思,所以肾阴虚的人会怕热,但这个怕热并不是真的阳亢,而是体液阴精少了,本身并不多的阳气显得多而已。
阴与阳分别代表着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。打个比喻,人活着就像一根燃烧的蜡烛,蜡烛上的火苗就是肾阳、肾气,下面的蜡烛就是肾阴。所以,肾阴是肾阳的基础,肾阴虚就是身体这幢大楼的物质结构不足了,生命蜡烛的体量变小了,所以,肾阴虚的人一般都偏瘦,因为肌肉脂肪就是物质基础,属于中医说的阴。
人生病,一般先是功能失调,比如火苗烧得太旺,就会更快消耗蜡烛,蜡烛就变小变细了,这就从肾阳虚变为肾阴虚,阳损及阴了。能影响到物质结构,也就是蜡烛体量的,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、比较长时间的耗竭,比如糖尿病、甲亢、肺结核、癌症这些消耗性疾病,到了晚期,人多是偏瘦的,多多少少会出现肾阴虚的表现。
既然肾阴是肾阳的基础,它们就有互相影响的特点,而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阴和阳是对立的,所以,补肾阳往往都是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完成的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补肾阳的经典方金匮肾气丸。它其实是在补肾阴经典方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,加了补肾阳的肉桂和附子,相当于在给蜡烛加量的基础上挑亮火苗,这样才是万全之策。
相反,如果单纯地补肾阳,就要冒着竭泽而渔的风险。比如历史上的“春药”其实并不神秘,就是单纯的而且力量很大的补肾阳药,通过过高的代谢使火苗虚旺,短时间内烧完本该使用更长时间的蜡烛,人因此早天或者短寿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中医在涉及阴阳的养生主旨中,有一句话叫“奉阴者寿”,意思是,只有把人体之阴(也就是肾阴)保护供奉得很好,才能长寿。这句话很清晰地点明了阴和阳的关系,阴和阳绝对不是独立的,它们是互相依存、互为因果的。
比如得了肩周炎、肩膀冷痛的人,吃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就能改善,你可能会奇怪:六味地黄丸是补阴的,而怕冷是肾阳虚的表现,不是应该吃补肾阳的药物吗?的确,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,里面是三种补药、三种泻药,整体药性是平和的,它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它通过给蜡烛增量来使火苗变苗壮,是间接地使火苗变旺,客观效果上仍旧是在助阳。
热门标签: 肾阴虚